最新公告

各位論文發表者好,海報發表場次如下,
現已不接受更動,大會手冊、發表證明等相關資料皆會以此公告版本為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報發表Poster Session
海報發表AA / Poster Session AA |
|||
◆Date: Friday, Dec. 9, 2022 ◆Time: 12:00-13:30 ◆Venue: B1國際會議廳外 |
|||
Session |
Topics |
Title |
Author |
AA01 |
諮商心理與教學創新 |
透過AI字詞辨識輔助進行自殺防治—以Dcard心情板為例 |
鍾珊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 |
|||
AA02 |
諮商心理與教學創新 |
在家自行教育母親情緒倦怠與壓力之輔導方案與建構 |
丁士珍 |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
|||
AA03 |
諮商心理與教學創新 |
PBL教案設計與執行上所遇到的困境---以一個自學團體為例 |
丁士珍 |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
|||
AA04 |
大數據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 |
永續型領導對建言行為之影響:心理賦權之中介效果 |
林靜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工商組 |
|||
江旭新 |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工商組 |
|||
AA05 |
大數據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 |
品牌數位溝通、品牌形塑行為、顧客共創行為與正向口碑之關係探討:跨層次分析 |
孫念慈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工商心理組 |
|||
江旭新 |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
|||
AA06 |
運動科技、健康與休閒相關議題 |
探討射箭選手於真實射箭與穿戴VR虛擬實境裝置之足底壓力分佈差異 |
林昱勳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黃揚恩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李允平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邱文信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AA07 |
運動科技、健康與休閒相關議題 |
從低成本航空的韌性探究台灣與其周邊區域後疫情時期之航空旅遊發展 |
張立寰 |
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研究所碩士班 |
|||
倪進誠 |
|||
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研究所 |
|||
AA08 |
運動科技、健康與休閒相關議題 |
拳擊情蒐軟體運用與實踐 |
洪愷均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鍾國平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鍾佳堯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邱文信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AA09 |
運動科技、健康與休閒相關議題 |
探討不同訓練時期射箭選手心率變異性的性別差異 |
黃薇蓁 |
國立清華大學 運動科學系碩士班 |
|||
陳盈如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花婕祺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李明遠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陳秉宏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張惟翔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AA10 |
運動科技、健康與休閒相關議題 |
合作學習應用於定向越野對低年級學生學習成效及教師專業成長之影響 |
陳暄安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
|||
鄭麗媛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劉先翔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AA11 |
運動科技、健康與休閒相關議題 |
有運動習慣高齡者及壯年者在靜態平衡與步態之差異 |
林子程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邱文信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AA12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手足對幼兒遊戲行為層次發展之探討 |
楊穎樺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
|||
許以貞 |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
|||
AA13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特教助理員在幼兒園工作現況之探究 |
許以貞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
|||
楊穎樺 |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
|||
AA14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初探教師的口語空間概念引導對於學齡前幼兒在積木區空間概念表現的影響 |
張菀真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AA15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與網路從眾、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
黃筠婷 |
國立成功大學 |
|||
AA16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職前教師的反省日誌內容分析:以教學實習課中的「班級經營」內容為例 |
王為國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
|||
AA17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華語文互動式數位教材理論分析研究 |
林佳柔 |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
|||
連育仁 |
|||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
|||
AA18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不求人視障自主行動學習研究 |
蔡國寶 |
資訊工程學系 |
|||
AA19 |
跨領域教育 |
STEAM教育在幼兒園實踐之案例: 以「水油分離」爲例 |
馬夢昆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碩士班 |
|||
AA20 |
新冠疫情下的教與學 |
Asynchronous Onlin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eachers’ Experiences of Learning to Design a Unit with SSCD |
林芯汝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科技學系 |
|||
呂秀蓮 |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科技學系 |
|||
AA21 |
新冠疫情下的教與學 |
後疫情大專生進行線上學習的現況、困境與挑戰之研究:以五專幼保科學生為例 |
許家彰 |
新生醫專幼保科 |
|||
AA22 |
永續發展教育與社會實踐 |
結合服務學習之永續創新教學實踐研究 |
林曉芳 |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
|||
AA23 |
永續發展教育與社會實踐 |
Community engagement to empower the elderly and immigrant communities |
Lih-Juan ChanLin(林麗娟)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
Chung-Heng Hsieh (謝宗恒) |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
Ju-Yuan Yang (楊茹媛) |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
AA24 |
永續發展教育與社會實踐 |
有形文化觀光傳遞與接收資訊之差異 -以台北萬華歷史街區與新富町市場為例 |
陳霈瑤 |
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碩士班 |
|||
AA25 |
語言與教學 |
西班牙公立中小學雙語(西英)師資培育系統之探究 |
洪小萍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 |
|||
AA26 |
語言與教學 |
長照領域產學合作國際專班 教學困境與教學方案設計 |
湯麗君 |
慈濟科技大學 |
|||
AA27 |
語言與教學 |
Assessing Language Lateralization Using Functional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fTCD) in Children and Adults |
Yunyi Chang(張耘嫕) |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
Hsinjen Hsu |
|||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ion and Mind Science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
AA28 |
特殊教育領域 |
多媒體融入音樂治療歌唱活動於提升聽力損傷幼兒語言理解能力之可行性 |
蕭瑞玲 |
社團法人新竹市聲暉協會 |
|||
孟瑛如 |
|||
清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
|||
AA29 |
特殊教育領域 |
以Google Song Maker線上音樂創作軟體融入增進聽損學童人際互動與團隊合作 之可行性 |
蕭瑞玲 |
社團法人新竹市聲暉協會 |
|||
李佩珍 |
|||
社團法人新竹市聲暉協會 |
|||
孟瑛如 |
|||
清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
|||
AA30 |
特殊教育領域 |
學齡發展性語言障礙兒童語言能力和句法介入成效之關聯 |
王洪俞 |
清華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
|||
許馨仁 |
|||
清華大學特教系 |
|||
AA31 |
特殊教育領域 |
PECS及電子版PECS在自閉症個案的應用及抉擇 |
王洪俞 |
清華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
海報發表BB Poster Session BB |
|||
◆Date: Saturday, Dec. 10, 2022 ◆Time: 11:30-13:00 ◆Venue: 綜合教學大樓1樓藝廊 |
|||
Session |
Topics |
Title |
Author |
BB01 |
語言與教學 |
Effects of Computerized Dynamic Assessment on EFL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Speaking Performance |
Ya-Ting Chuang |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Center |
|||
BB02 |
特殊教育領域 |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Phonological Short-term Memory in Children with Dyslexia and 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 |
Liching Liu |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ion and Mind Science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
Hsinjen Hsu |
|||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ion and Mind Science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
BB03 |
特殊教育領域 |
Rapid Automatized Naming and Phonological Awareness in Children with Dyslexia and 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 |
Manwai Cheang |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
Hsinjen Hsu |
|||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ion and Mind Sciences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
BB04 |
大數據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 |
派遣員工工作動機與工作績效之探討 |
徐子光 |
中華大學工業管理學系教授兼管理學院副院長/系主任 |
|||
林倢薪 |
|||
中華大學工業管理學系學生 |
|||
BB05 |
諮商心理與教學創新 |
網路成癮、正向預期、社會影響、性格與資訊遺漏恐懼感之相關研究 |
林珈妤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專班 |
|||
李昆樺 |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
|||
BB06 |
諮商心理與教學創新 |
國小高年級學生對特殊生的同理心量表之發展 |
陳品臻 |
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在職碩士班 |
|||
BB07 |
諮商心理與教學創新 |
Use of Clay Work Creation in Triadic Counseling Supervision |
Antonio Ngok-Tung Wong |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Counseling |
|||
Yu-Kuang Hsu |
|||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Counseling |
|||
BB08 |
運動科技、健康與休閒相關議題 |
台灣桌球名將林昀儒、鄭怡靜對陣中國混雙組合孫穎莎、王楚欽之比分分析—以2021世錦賽為例 |
吳德成 |
國立清華大學體育室 |
|||
陳柏安 |
|||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所 |
|||
BB09 |
運動科技、健康與休閒相關議題 |
未來消防任務挑戰的體能需求之探討 |
楊文凱 |
新竹市消防局第二大隊 |
|||
邱文信 |
|||
清華大學運科所 |
|||
BB10 |
運動科技、健康與休閒相關議題 |
台灣男子桌球名將林昀儒2020東京奧運四強賽分析-以林昀儒對戰樊振東為例 |
吳德成 |
國立清華大學體育室 |
|||
施家淇 |
|||
國立清華大學統計學研究所 |
|||
BB11 |
運動科技、健康與休閒相關議題 |
規律運動對於中老年人之靜態平衡及步態影響 |
袁順緯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邱文信 |
|||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 |
|||
BB12 |
運動科技、健康與休閒相關議題 |
基于Vosviewer與Citespace對低碳旅遊之文獻計量學分析 |
洪詠斯 |
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研究生 |
|||
趙芝良 |
|||
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
|||
BB13 |
跨領域教育 |
探討ARCS模式融入物聯網課程對於國小學生學習態度與成效之影響-以智慧盆栽主題為例 |
陳振遠 |
桃園市幸福國民小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班 |
|||
BB14 |
數學教育及科學教育 |
臺灣與中國大陸小學高年級數學教科書中幾何教材內容之分析 |
曾庭筠 |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
|||
梁雲霞 |
|||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 |
|||
BB15 |
數學教育及科學教育 |
比較使用不同VR頭戴式顯示器觀看360度教學影片於培養數學教師覺察力之差異:Google Cardboard與Oculus Go |
林勇吉 |
清華大學數理教育所 |
|||
BB16 |
數學教育及科學教育 |
數學桌遊對數學低成就學生學習力與數學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 |
釋有真 |
佛光大學資訊應用學系 |
|||
吳慧敏 |
|||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 |
|||
黃佑家 |
|||
退休教師 |
|||
BB17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幼兒教師於STEAM課程融入雙語教學之看法與態度探究 |
忻思璇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
|||
陳思妤 |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
|||
BB18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幼兒在工作記憶遊戲中的策略使用與後設認知 |
李婉綺 |
清華大學日間部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
|||
陳湘淳 |
|||
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BB19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探討幼兒工作記憶能力對2D與3D心像旋轉表現之影響 |
徐紫媗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丘嘉慧 |
|||
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BB20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幼兒視覺動作統整與抑制能力的發展關係 |
蔡旻樺 |
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生 |
|||
陳湘淳 |
|||
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BB21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運用原住民知識之方案課程促進幼兒族華語及科學實作發展 |
劉蓁璇 |
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三年級 |
|||
辛靜婷 |
|||
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
|||
BB22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機器人是人類嗎? 探討幼兒的生物認知與疼痛同理心:事件相關電位研究 |
王品涵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丘嘉慧 |
|||
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程冠豪 |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心智科學研究中心 |
|||
金榮泰 |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 |
|||
BB23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抑制遊戲訓練對幼兒認知彈性表現之影響 |
謝奇軒 |
清華大學 |
|||
陳湘淳 |
|||
清華大學 |
|||
BB24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國民小學雙語教育之CLIL教學認知與教學態度之研究—以新竹市國小教師為例 |
黃劭雯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碩士班 |
|||
顏國樑 |
|||
國立清華大學 |
|||
BB25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元宇宙視域下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身份創想-間諜教師 |
葉芷菱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碩士班行政與評鑑組 |
|||
符澜 |
|||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 |
|||
李明珠 |
|||
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 |
|||
BB26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提升中年級上課秩序及課程參與度班級經營策略之行動研究 |
李桐 |
國立清華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學士班 |
|||
徐志霖 |
|||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士班 |
|||
施芷伃 |
|||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士班 |
|||
黃瀞瑩 |
|||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碩士班 |
|||
蔡沅蓓 |
|||
國立清華大學 英語教學系 學士班 |
|||
邱安緹 |
|||
國立清華大學 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 碩士班 |
|||
BB27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探討立體圖形輔助線數量多寡與瞳孔最大擴張時間的關係 |
陳芊榕 |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學士班 |
|||
林盈璇 |
|||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學士班 |
|||
劉書瑜 |
|||
台中市明德中學 |
|||
高千惠 |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
|||
王子華 |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
2022-12-06 19:58:13

各位論文發表者好,口頭發表場次如下,
現已不接受更動,大會手冊、發表證明等相關資料皆會以此公告版本為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頭發表Oral Session
(Presentation 12 minutes,3 minutes Q&A)
口頭發表O1 / Oral Session O1 |
|||
◆Date: Friday, Dec. 9, 2022 ◆Time: 16:30-18:00 ◆Chair: 陳鳳如 副教授 |
|||
Session |
Topics |
Title |
Author |
O101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當「研究方法」遇見「探究與實作」:教與學翻轉的新體驗 |
陳鳳如 |
國立清華大學 |
|||
O102 |
語言與教學 |
思考地圖應用於國小學童英文閱讀和寫作表現的可行性分析 |
游舒帆 |
基隆市正濱國小教師 |
|||
陳鳳如 |
|||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
|||
O103 |
語言與教學 |
思考地圖應用於國小學童的英文閱讀和寫作教學之實驗效果分析 |
游舒帆 |
基隆市正濱國小教師 |
|||
陳鳳如 |
|||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
|||
O104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遊戲化教學於大學創意與創新課程之教學單元及學習成效評估之研究 |
李國維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創業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
|||
O105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多元教學策略對大專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 以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為例 |
游淑萍 |
明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
|||
游岱珉 |
|||
明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
|||
李師丞 |
|||
明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
|||
吳承諭 |
|||
明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
|||
O106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運用ADDIE模式發展教案之教學實踐 |
倪仁禧 |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
|||
口頭發表O2 / Oral Session O2 |
|||
◆Date: Friday, Dec. 9, 2022 ◆Time: 16:30-18:00 ◆Chair: 薛曉華 副教授 |
|||
Session |
Topics |
Title |
Author |
O201 |
永續發展教育與社會實踐 |
大學學習農園課程作為永續發展與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意義 |
薛曉華 |
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 |
|||
O202 |
永續發展教育與社會實踐 |
探討開放資料結合生態環境教育之價值與應用 |
陳奕廷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資訊與測驗統計研究所 |
|||
O203 |
數學教育及科學教育 |
國小數學教學專業學習社群教師提問類型之個案研究 |
嚴凱琳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
|||
林原宏 |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 |
|||
O204 |
跨領域教育 |
從理解自身心理到社會情境分析:重理解課程設計於社會心理學之教學探究 |
陳秀靜 |
亞洲大學社會工作系 |
|||
O205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運用心理位移書寫探討教師心理特質與情緒調節 |
曾子沁 |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
|||
陳美如 |
|||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
|||
口頭發表O3 / Oral Session O3 |
|||
◆Date: Friday, Dec. 9, 2022 ◆Time: 16:30-18:00 ◆Chair: 余立棠 副教授 |
|||
Session |
Topics |
Title |
Author |
O301 |
跨領域教育 |
Food Science: A Kick-off of the STEM Curriculum of a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 |
朱浩誠 |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及學習科技學系 |
|||
O302 |
永續發展教育與社會實踐 |
The Role of Academia and NGOs in Community-Based Tourism Development |
Dietermar Say |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ling |
|||
Chin-Cheng Ni |
|||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
|||
O303 |
大數據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 |
Th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within the Shiou Faction Lion Dance |
Joyce Say |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
Li-Yuan Cheng |
|||
Department of Kinesiology |
|||
Wan- Jing Chang |
|||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
O304 |
語言與教學 |
An Explor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Belief about Their Potential of Success in Teaching CLIL in Taiw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bility and Teaching Ability |
張寶玉 |
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
|||
余立棠 |
|||
國立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 |
|||
口頭發表O4 / Oral Session O4 |
|||
◆Date: Friday, Dec. 9, 2022 ◆Time: 16:30-18:00 ◆Chair: 林裕仁 助理教授 |
|||
Session |
Topics |
Title |
Author |
O401 |
跨領域教育 |
探討程式編寫融入STEM課程對國小原住民學生在micro:bit學習態度和STEM實作能力的影響 |
王詠鑫 |
國立清華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 |
|||
王姿陵 |
|||
國立清華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 |
|||
O402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我國幼托整合下學前普通班教師特教三學分課程內容規劃建議 |
林志政 |
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班、臺南市安平區億載國小 |
|||
林妘蓁 |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
|||
O403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運用6E教學策略融入STEAM課程對幼兒實作表現、精細動作與創造力之影響 |
蕭顯勝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
|||
林美雯 |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
|||
O404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疫情期間幼兒焦慮問題與其社會能力之關係探討:執行功能之調節效果 |
張積育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林惠萍 |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周育如 |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O405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幼兒語言理解與社會能力之關係探討—以心智理論為中介之效果 |
林惠萍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張積育 |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周育如 |
|||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口頭發表R1 / Oral Session R1 |
|||
◆Date: Saturday, Dec. 10 ◆Time: 15:30-17:00 ◆Chair: 陳湘淳 副教授 |
|||
Session |
Topics |
Title |
Author |
R101 |
永續發展教育與社會實踐 |
永續發展課程模組設計與成效評估 --以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學為例 |
徐金雲 |
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
李正淳 |
|||
中國醫藥大學健康照護學院 |
|||
李采娟 |
|||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
李佳霙 |
|||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 |
|||
黃嬿凌 |
|||
中國醫藥大學高教深耕執行處 |
|||
陳悅生 |
|||
中國醫藥大學人文與科技學院 |
|||
R102 |
永續發展教育與社會實踐 |
COVID-19全臺社區打藝苗-社會福利理念之永續社區藝文發展評估體系 |
高芝蘭 |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
|||
R103 |
永續發展教育與社會實踐 |
無國籍移工小孩親子依附關係之探討 |
劉芮彤 |
亞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林妮燕 |
|||
亞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
|||
R104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探討以空間型構理論引導幼兒園職前教師設計幼兒視知覺認知教具之研究 |
羅華珍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
|||
王子華 |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
|||
R105 |
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 |
探討圖形與符號的複雜度對幼兒認知行為與情緒辨識之研究 |
羅華珍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
|||
王子華 |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
|||
口頭發表R2 / Oral Session R2 |
|||
◆Date: Saturday, Dec. 10 ◆Time: 15:30-17:00 ◆Chair: 許馨仁 助理教授 |
|||
Session |
Topics |
Title |
Author |
R201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體制內中學教育學生轉換至實驗教育過程中面臨之困境及其相對應之師資培育改良可能性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Predica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Teacher Education Improvement when Facing the Switch of In-System Middle Education to Experimental Education |
陳于揚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
王強森 |
|||
自學生 |
|||
R202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建構具有在地生態智慧的小學民族教育指標 |
李采珊 |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環境與文化學系碩士 |
|||
趙芝良 |
|||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環境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
|||
R203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運用知識翻新活動與知識論壇提升學生能源教育之批判性思考 |
曾莉婷 |
苗栗縣蟠桃國小 |
|||
陳美如 |
|||
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
|||
R204 |
語言與教學 |
淺談泰雅語的量詞與教學 |
素伊多夕 |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生 |
|||
葉美利 |
|||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
|||
R205 |
語言與教學 |
泰雅語kita「看」與近似詞的詞彙語意分析 _以泰雅語賽考列克語為例 |
素伊多夕 |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生 |
|||
葉美利 |
|||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
|||
口頭發表R3 / Oral Session R3 |
|||
◆Date: Saturday, Dec. 10 ◆Time: 15:30-17:00 ◆Chair: 許有真 副教授 |
|||
Session |
Topics |
Title |
Author |
R301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運用UTAUT2模式探究幼童使用VR數位遊戲學習軟體之家長接受度研究 |
羅恩綺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候選人 |
|||
段翰文 |
|||
弘光科技大學多媒體遊戲發展與應用系副教授 |
|||
R302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自閉症學生於虛擬實境社會技巧教學情境之學習行為與成效差異 |
葉佳琪 |
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
|||
孟瑛如 |
|||
清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
|||
R303 |
教育與學習科技 |
一般大專生、師培生從事學習扶助上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學困境之研究 |
彭珮筑 |
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碩士班 |
|||
江孟慈 |
|||
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碩士班 |
|||
R304 |
諮商心理與教學創新 |
跨領域大學生領導力團體教練方案發展與效益探究 |
武智雯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
|||
許育光 |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
|||
R305 |
諮商心理與教學創新 |
本土生涯觀的文化理論分析 |
林鈺傑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
|||
口頭發表R4 / Oral Session R4 |
|||
◆Date: Saturday, Dec. 10 ◆Time: 15:30-17:00 ◆Chair: 王淳民 副教授 |
|||
Session |
Topics |
Title |
Author |
R401 |
語言與教學 |
Comparing Teacher- and Tutor-Student Interaction in Group Writing Conferences |
Ya-Ting Chuang |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Center |
|||
Ming-Tzu Liao |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English Department |
|||
R402 |
特殊教育領域 |
“Spontaneity”, “Interaction” and “Common Good” - Giving the Driver Seats to Students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s |
WANG, SHENG-HSIUNG |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raduate Institute of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
|||
HUNG,YU-HUNG |
|||
University of Taipei, Department of Exercise and Health Sciences |
|||
R403 |
跨領域教育 |
LET’S “CROSS” 跨領域美感教育融入國中英語科校訂課程之開發與實踐-以「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核心素養為例 |
邱仲廷 |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班 |
|||
R404 |
語言與教學 |
雙語教師課室語碼轉換看法與其功能之研究:不同背景變項之影響 |
陳妍容 |
臺北市松山區三民國小 |
|||
梁雲霞 |
|||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
|||
R405 |
語言與教學 |
拼圖教學法融入八年級英文閱讀學習之行動研究 |
鍾逸婷 |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專班 |
2022-12-06 19:28:22

各位好:
原訂12/9(五)下午16:30-17:30鄭醫生專題演講, 因鄭醫生當日另有要事, 故該時段更改為「科學教育教學論壇」,歡迎各位參與者踴躍參加!
最新議程已公告於大會網站,再請各位隨時關注!
※無須另外更改活動報名,當日直接參加即可!
2022 ICEI 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
2022-11-26 20:25:01

「2022第十三屆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
發表格式及注意事項
各位論文發表者大家好,敬請各位文章錄取者依下列規定準備發表事宜,發表場次將於會前另行通知: |
||||||||||||||||||
口頭發表方式(Oral) |
||||||||||||||||||
1. 請依大會公告之發表場次及編號依序進行發表。 |
||||||||||||||||||
2. 每篇文章需推派1名發表者進行發表,有發表之文章及於發表場次全程參與者,始能獲得大會所發給之發表證明。 |
||||||||||||||||||
3. 每篇文章發表時間為15分鐘(口頭簡報12分鐘發表+3分鐘Q&A)。 |
||||||||||||||||||
4. 發表第11分鐘會有一次提醒,第12分鐘會有第二次提醒,請發表者聽到後立即結束發表並進行Q&A時間,Q&A時間3分鐘到時會有第三次提醒結束,請發表者掌握時間。 |
||||||||||||||||||
5. 請自行準備簡報電子檔,發表會場有電腦設備可使用。 |
||||||||||||||||||
6. 如有紙本資料請自行準備。 |
||||||||||||||||||
7. 發表者請於口頭發表場次開始前5分鐘至進入發表場次會議室進行點名及準備。 |
||||||||||||||||||
8. 如需要大會發函並以公(差)假出席本研討會者,請於11月23日(三)前至【2022 ICEI】公(差)假函登記處:https://forms.gle/eQXDkTCf6hkrSZMz8 填寫線上表單,本校將統一發文函至所屬單位,恕不接受課務排代公文。 |
||||||||||||||||||
9. 如有最新消息請隨時注意本研討會網站,有其他問題歡迎來信或直接於留言板詢問,謝謝您! |
||||||||||||||||||
|
||||||||||||||||||
海報發表(Poster) |
||||||||||||||||||
1. 海報規格: |
||||||||||||||||||
(1)【A1】為直式84.1 cm(長) x 59.4 cm(寬)一張,海報底色以淡色系為宜, |
||||||||||||||||||
(2)標題字體請用粗體,內文中、英文建議分別以標楷體與Times New Roman書寫。 |
||||||||||||||||||
(3)以中文或英文打字,繕打時採用橫式。除題目與作者資料為一欄、置中對齊以外,其餘採一頁雙欄的方式進行設計。 |
||||||||||||||||||
2. 海報內容: |
||||||||||||||||||
(1)海報需有「2022第十三屆教育創新國際研討會研討會」字樣。 |
||||||||||||||||||
(2)標題依序為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學校系所或服務單位及職稱。 |
||||||||||||||||||
(3)內容應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及建議、參考文獻等。 |
||||||||||||||||||
(4)圖文內容以簡潔為原則,文字及圖表大小以2公尺距離能清楚目視為原則。 |
||||||||||||||||||
3. 海報發表方式: |
||||||||||||||||||
(1)請依大會公告之發表場次到場發表。 |
||||||||||||||||||
(2)海報由發表者自行製作並列印輸出,並於發表當天自行攜至會場依編號位置張貼,並請自備「無痕膠帶」,嚴禁使用膠水、一般膠帶及圖釘。 |
||||||||||||||||||
(3)每篇論文至少一位作者需於到場發表,本會將當場頒給發表證明及核給研習時數,未於規定時間在場者證書不另補發。 |
||||||||||||||||||
(4)發表者需依規定時間進行張貼,並依規定之時間將海報移除,逾時由本會統一移除並不負保管之責任。 |
||||||||||||||||||
(5)海報發表時間(請注意兩天時間不同):
|
||||||||||||||||||
4. 海報示意圖: |
||||||||||||||||||
|
||||||||||||||||||
|
2022第十三屆教育創新國際研討會 研討會論文題目 |
|
||||||||||||||||
|
王小清 國立清華大學O系OOOO系碩士班 |
陳小華 國立清華大學O系OOOO系碩士班 |
|
|||||||||||||||
|
此為海報示意範本,可以PPT製作海報再轉成PDF檔案輸出,製作時請將PPT的投影片大小設定為【A1】尺寸。海報內容應包含 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及建議、參考文獻等。海報底色以淡色系為宜,文字建議以標楷體與Times New Roman書寫。請以以中文或英文打字,繕打時採用橫式。除題目與作者資料為一欄、置中對齊以外,其餘採一頁雙欄的方式進行設計。 |
若您以學生身份發表需於海報上作者資訊呈現完整學校名稱、科系、班別(例如: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系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海報內容以簡潔為原則,海報無限定格式,您可於海報上呈現表格及圖片,但請勿僅放簡短摘要。請海報發表錄取者於規定發表場次及場次到場張貼您的海報,未於規定時間在場者將視同放棄發表。 |
|
|||||||||||||||
|
|
2022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 議事組 敬上
2022-11-26 19:22:17
